陈月辉:一次选择 一生坚守(转自新湖南)
日期:2022-04-20  作者: 来源:  浏览量:506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黄浩

37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月辉接触到戏曲。自此,他便醉心于这项中国传统艺术一发不可收拾。

三十余载,从舞台到讲台,陈月辉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把自己的“手艺”一丝不苟地传给下一代。

当笔者在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见到陈月辉时,他正与几个学生切磋技艺,一招一式尽显功底之深,一笑一颦透着热爱之浓。



那是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

古往今来,工匠精神一直都在改变着世界。对完美的坚持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前进的动力,也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活力源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强化“工匠精神”的培育。

陈月辉,就是这种精神的诠释人。他在职业教育之中上已经坚守了18年,从梨园花开灿烂到桃李纷飞,让他总结了许多经验。

他在专业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把这种不懈的追求,贯穿自己的整个职教生涯。他亦师亦友把自己的精神生活寄托在对戏曲专业学生的奉献上,在职教教育道路上走的坚定,走的铿锵。

陈月辉所教授的学生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的学生,有的是对戏曲的热爱,有的是出于家庭经济困难选择了戏曲专业。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所以,在实践教学中,陈月辉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他帮助学生拓展思路,结合实干加巧干,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他非常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将戏曲事业传承下去,他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到了学生们的身上。



陈月辉说:“不同的生活感受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教师要因材施教。同时,我们还要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教研活动,教学手段,让学生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他的坚守让戏曲专业学生不仅见技术、见技能,也能见到学生的素质素养,见到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

陈月辉所工作的单位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是一所有这70多年历史的艺术类高职院校,他从这里走出去,先后在茶陵湘剧团、湖南省湘剧院从事戏曲表演工作,又带着使命回到母校。戏曲专业是学院的龙头专业,从课程设置、实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中,学院的技术理性培育和引导,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学生能力都发挥着独有的特色,为湖南的戏曲事业培养了大量的艺术湘军人才。

那是大国工匠的“师者风范”

平日,陈月辉总忙碌于课堂与排练室之间,脸上常挂着笑容。“学生需要鼓励才能激发热爱,唯有热爱才能坚持与坚守。”他说。

多年来,陈月辉将戏曲传承的大任与自身职业紧密相联,他多次被学院评为“优秀教师”等荣誉,排练的教学剧目《双下山》《三岔口》《何乙保写状》《扫松》《拦马》《活捉三郎》《柜中缘》《盗草》《秋江》《小放牛》《改容战父》等,多次获得湖南省艺术类院校毕业艺术实践成果“优秀指导奖”,他指导学生江喻旺、庄成荣获2011年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一届全国青少年戏曲邀请赛地方戏高年级组表演奖,他本人也多次获得“指导教师奖”。周天煌、李藻玲等一批批优秀学生走上了戏曲表演的舞台,他以自己30多年对戏曲的坚守和打磨,生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展示了一个师者诠释“大国工匠”风范。



陈月辉说:“事业的基础是人,职业教育更是如此。职业教育就是从人的本身出发,去阐述职业教育之魂,而一名老师要做的就是将我们的‘手艺’一丝不苟地传给下一代。”

剧团出来的陈月辉对戏曲的唱、念、做、打样样精通,是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还是丑角行当的传承者,富不趋之,贫不弃之。陈月辉多年来获得了许多国家级和省级荣誉,可在同事和学生们的眼中,他一直都没有变,担任戏曲形体、腿功、毯功、身段、把子、剧目等教学,与学生们一起上课、下课、摸爬滚打、苦练专业。“30多年一门心思做一件事,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陈月辉的学生曾翰林认为,对“工匠”最好的诠释,应该是陈老师这样,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那是中国戏曲的“薪火相传”

选择了艺术就选择了坚守,选择了戏曲就选择传承,用一招一式告诫学生们在唱念坐打中去体味人生百态,在艺术创作中去享受职业教育带来的快乐,培养他们以后要矢志不渝,全心全意为党工作,这是陈月辉的坚守。和许多优秀的教师一样,陈月辉老师身上散发的那种坚守初心、身正清流的为人师表形象浓烈且炙热,在他的教室墙壁上赫然挺立的八个大字“德艺双馨敢为人先”,既是学院的校训又是他多年来的坚守,也是他想用实际行动告诫学生们的,更是中国戏曲的薪火相传。


用心做好职业教育,陈月辉说这一辈子也就钟情传承戏曲这一件事情,他希望用他的坚守培养出更多的戏曲职业人、戏曲传承者,让艺术在职业教育中薪火相传。

转自新湖南https://m.voc.com.cn/xhn/news/202203/15637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