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来源:
- 时间:2017-05-05
- 点击:1357
新湖南客户端5月5日讯(通讯员 李雪芮)5月4日,由湖南省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湖南省音协大筒专业委会会协办、湖南省湘弦胡琴艺术发展中心承办的“从湘水到京城——大筒如何借鉴二胡登上胡琴独奏舞台”学术研讨会在中国音乐学院举行。此前一天,弓弦雅韵——“戏与乐的对话”蔡霞胡琴专场音乐会刚刚在国家大剧院圆满落幕。
此次音乐会,也是湘妹子蔡霞艺术硕士毕业音乐会。谈及学生在音乐会上的表现,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宋飞颇有些激动。她说:“蔡霞是一个大筒演奏家,有着很明显的大筒演奏惯性,如何使她在提升大筒演奏技巧的同时,深入探索、研修二胡等其他胡琴艺术,这也给我的教学带来的挑战。”回想起师生共同走过的3年教学经历,宋飞慨叹,“尽管过程很不容易,但我给了她最大的信任,而她所呈现出来的学习成果,还真是让我挺佩服她的!”
当天,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中心主任修海林,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中国音协二胡学会副秘书长杨光熊,湖南省文化厅巡视员孟庆善,湖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陈耀,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杨向东等专家共同出席研讨会。
“戏与乐的对话”蔡霞胡琴专场音乐会首次将胡琴作为舞台核心,以对话的形式,重新诠释了胡琴与戏剧的关系。杨光熊认为,此次音乐会是对胡琴与戏曲作为民间门类的回归。
“在我统计的365种戏剧之中,有超过200种以胡琴为主奏乐器。”修海林说,但在近代以来,在戏剧表现形式上,胡琴往往被认为是伴奏乐器,失去了本该具备的独立的艺术地位。
宋飞则表示,蔡霞的可贵之处在于,她用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拓展了胡琴的舞台表现空间。在宋飞看来,在湖南地方乐器大筒的研修领域,蔡霞在演奏技巧、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做了大量探索。
专家们一致认为,通过此次音乐会,蔡霞实现了大筒独奏在国家大剧院的第一次亮相。说到音乐会的突破,修海林认为,蔡霞的成功将成为中国培养地方高级胡琴艺术人才的典型案例。修海林表示,在进入中国音乐学院之前,蔡霞已是湖南知名的大筒演奏家,演奏技巧成熟,但地方特色较强。与年轻的在校学生相比,他们这一类人才往往因为生活等原因放弃考入高等音乐院校进行规范的专业研修。与此同时,艺术高校也没有针对他们的教学模式。所以,蔡霞的求学经历,不仅完成了一位地方胡琴艺术人才的华丽转身,还为高校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她的学习经历,可以成为中国培养地方胡琴艺术人才的范本。
研讨会上,蔡霞一边聆听与会专家的观点,一边虚心记录。她谦虚地表示,之所以能够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自己的专场音乐会,是因为导师宋飞的鼓励和指导。“无论是教育,还是演奏,宋老师都为我做出了大量的示范,她在胡琴艺术上的创新、探索,都是我敢于挑战的动力。”蔡霞表示,她将接受研讨会的意见,针对“胡琴与戏曲的关系”等课题开展深入研究,并继续致力于中国胡琴艺术的传播和发展。